五年回顧 – 序

每到八月就提醒自己到瑞典生活又將滿另一年了,不可思議。

昨天跟準備出國唸書的親戚通了電話,他詢問了準備標準化測驗和選系的建議,跟我當年出國前的徬徨如出一徹。五年年如果被問到畢業後要不要回台灣,答案大概是會試試看找工作,運氣好找到的話會先留下來工作個兩三年吧。超過這兩三年的事,當時實在很難想像。

但我現在就站在這個兩三年後的分岔點了。

當時在選學校的時候,我曾經設了兩個條件,一個在大城市(metropolis),一個是學位至少要兩年。現在回頭看這個兩個條件依然覺得滿合理的,但當時讓步接受了斯德哥爾摩,想說它雖然不是metropolis但好歹也是一國之首,結果還是造成了不適應,私心而言斯德哥爾摩的繁華跟台北仍然差了不小的一截,加上語言屏障我仍然常有自我意識綁手綁腳無法舒展的痛苦。這一年又再次重拾瑞典文,也知道這一條路只會長不會短。

待滿了五年,也體認到出國前的各種想望,沒有想像得那麼遙不可及。但這一切仍只能靠時間來體驗。深切感受到資訊不對稱而帶來的各種文化套利有多可觀。許多人懷抱著好奇心踏出家門,想學習觀看世界的另一種方式,但才發覺當自己以為踏進了世界運作中心,卻同時也是將作為一個外來者的自己推向社會少數的那一端。而日日夜夜,就是在這樣的夾縫裡尋求生存,嘗試建立生活。

在瑞典的第五年,我也步入而立。換了一份工作、買房訂婚通通在這一年發生。想多留下一些隻字片語,這一篇姑且當作是序,歡迎訂閱這個部落格繼續看下去,目前暫訂的主題有:

  1. 轉職的契機與新工作內容
  2. 糾纏不斷的瑞典文
  3. 融入一個社會
  4. 對於婚姻的想像與理解
  5. 文化解讀的困難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