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這將是一篇隨心所欲的流水帳。

其實近期沒有比較忙碌,但在這裏的記錄竟然遲上了兩個月。我常和人說入夏之後斯德哥爾摩美得不可思議,高緯度的光線讓一切變得柔和又帶有希望,每天都會衷心感謝在這裡的生活。

關於四月之後的課程,總體就是兩人合作寫一篇九千字的小論文,我跟我的芬蘭partner討論出來的主題是社會企業和國際企業之間的合作關係(合作關係是怎麼出現的?又如何維持好的合作關係?)。這門課是我修起來最愉快的一門課之一,研究主題自己選,研究partner自已選,我又跟芬蘭同學相當互補,合作起來毫無滯礙,也沒有什麼時間壓力,都照著計劃穩定完成(有些組別求好心切,各種壓死線跟生不出東西),成績也拿到了原本設定的預期。這個program強調了半天團隊合作,透過這堂課我真心覺得團隊合作就是跟對的人合作,把兩個錯的人放在一起,能力再強都是災難。另外一點是這堂課的上課方式是seminar,會組別彼此間給建議和討論盲點,我覺得這個形式滿好的,比其他課大家漫天發言的景況實際多,又可以用比較正確的視角看待同學的發言。

昨天剛過完仲夏日Midsummer,是一年日照最長的日子,也是瑞典僅次於聖誕節重要的節日。跟四月底瘋狂飲酒瘋狂跳舞的Valborg比起來,Midsummer比較屬於家庭聚會的節日,大部份的人會到斯德哥爾摩附近的城鎮相聚,立上maypole,頭戴花冠跳舞,而斯德哥爾摩會顯得冷清。我倒是因為快要離開瑞典,先花了好幾個小時打包行李,差不多了之後才加入朋友不算慶祝的慶祝,那裡的瑞典人(正確來說是芬蘭人,是芬蘭5%母語是瑞典語的神奇族群)跟我說這天還有個傳統是摘下七種花放進枕頭套裡,然後那天你就會夢到未來的伴侶。瑞典人的廣告或是傳說常常都讓我有充滿問號的感覺,但我很喜歡他們重視節日的態度,像是我帶去了一瓶聖誕節剩下的香料酒(glogg),被瑞典人拒喝: I like it but it is so weird to drink it now, it is for Christmas.

講到要離開斯德哥爾摩,是因為七月要去新加坡實習。講到實習又是滿紙盡荒唐一把辛酸淚的故事。從一開始就知道全職八周的實習是畢業門檻,也一直陸陸續續在投,這個陸陸續續到我找到兼職工作之後懈怠了好一陣,然後大概是四月的時候又覺得剩下最後一批空缺差不多都要釋出了,這樣下去不行,開始到處問人有沒有知道哪裡可能有機會,這是我兼職工作的瑞典主管教我的,她說夏天很多人休假,公司會有很強summer job的需求,但這些工作很大的機率都不會出現在網路上,得到處問人,而且她覺得履歷投個一兩百封差不多。其實這一點之前的mentor也有提過:如果在找工作電話拿起來打就對了,但當時沒有特別放在心上,真是不見棺材不掉淚,死到臨頭才抱佛腳。

但這個佛腳沒有抱成功。我後來是透過CEMS的網絡看一個針對人才管理創立的瑞典非營利組織(FTC),實習地點在新加坡,覺得組織方向跟工作內容都還滿有趣的就投遞出去了。整個面試過程有一些可能很老掉牙的心得:

1. 世界很小,比你想得還要小,就算你是外國人。我跟我兼職工作的老闆聊到這個機會,結果她說這間組織的創辦人是她老公的好朋友,上禮拜還一起烤肉。

2. 如果一個職缺符合你的經驗和志趣,初次面試完幾乎就可以預感被錄取的機率是高的。FTC要求CL要寫如果FTC是我的,會想要怎麼run這個組織。我當時寫的答案跟後來被面試的問題,幾乎可以說是不太需要太多準備就可以應答的。如果真的關心某個議題或領域的話,日積月累下來答案已經在那裡了。

3. 只要還想一個東西,就不要放棄希望。FTC給出的時程很趕(5/21招募,6/15就要on board,中間還要有三輪面試)。其中一面完之後等二面實在等太久了,但毫無音訊未必是不好的現象,必要時給對方一點壓力,告訴他們你的難處是可以的。因為暑假結束要搬到巴黎交換,眼看六月要結束了還不知道七月會在哪裡,在處理很多行政上的事很麻煩(也造成一些好心朋友的困擾),所以二面最後,當下我就問了面試結果,但面試官得跟其他人討論,所以還是兩天後才用電話告訴我結果。

時程表:

5/20 看到職缺
5/22 投遞履歷
5/24 第一次面試-土耳其人
5/28 被告知會有第二及第三次面試
6/12 第二次面試-美國人
6/14 告知錄取
6/16 收到offer letter (自己催的)
6/18 訂好機票
6/20 找到住宿
7/02 工作第一天 @ 新加坡

題外話一點,這個過程讓我覺得CEMS 的網絡是很有效的,雖然校友數量跟創立百年的名校不能比,但因為多數人都習慣遷徙(需),而且社交性強(供),在世界各地需要幫忙的時候幾乎有求必應,我找新加坡房子就聯絡了當地的學生。之前同學想創業,也藉此聯絡到了一些業界人士給予相關建議,目前覺得這個選擇滿好的。

總體來說對我來說滿瘋狂的,收到錄取通知當下我未來半年的兩個居住地(新加坡、巴黎)都一片空白,沒有機票沒有簽證沒有住宿,然後突然一切又要整裝出發了。不停旅行遷徙的一年,我想會是過得還不錯的一年。

在〈近期〉中有 1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