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兩個月

每個月的17號好像就會被自動提醒「已抵達瑞典N個月」,該是再寫點什麼。開學第二個月,前後兩段的光景非常不同。

雖然無論是何時都有讀不完的Readings,但前半個月還可以算是充實愉快的。我在這裡找到了兩個語言交換,一個是德文v.s中文(德國人),一個是瑞典文v.s中文(芬蘭人)。除此之外,參加了校園大使(Student Ambassador),羽球社還有Mentor Program。週末就是花上一天採買準備食材,招待同班或是新生周認識的朋友。

下半個月的氛圍簡直急轉直下,這邊學期結束得很快,一門課一個半月就結束了,一眨眼就是兩個考試。這裡考試氛圍異常嚴肅。瑞典文考試還好,學長姐之前就提過考試不會太難,但我和同學在考試前一分鐘被困在電梯裡15分鐘,把臨時抱佛腳的單字全部忘光,考試雖然不是極度簡單但的確是個有念有過的概念。

另外一門課(Human Dynamics)的考試是個震撼教育,除了完全念不完的指定閱讀(約莫三十篇學術文章,每篇約莫20-40頁)全部是考試範圍外,再加上長達五個小時的考試(所以大家考試考到一半會開始吃起東西)還完全寫不完,考試題目也很難,約莫就是一題涵括兩三篇文章,考概念外再考彼此之間的關係。考前就有耳聞上次開課掛科率超過50%,但後來有被澄清說是因為太多人沒有來考試。考完之後心裡很平靜,結果也就聽天由命了。

考完試之後,緊接就是兩份大報告跟為期兩周的Riga Study Trip。去里加是搭遊輪去,所以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同學們抱著電腦在船上完成報告。在一陣兵荒馬亂下就到了秋意濃厚的里加,上一個還昏天暗地準備考試跟寫報告,下一刻就和同學搬進里加的AirBnB住上兩周,開學也不過兩個月,一切都非常超現實。

在里加的兩周每組會和一間公司進行專案,我們這組分配到的是一間叫ELKO的IT Wholeseller,他們希望我們以理論為基礎建議新的客戶分群法(segmentation),通常專案都是實務導向,但可能因為公司太大(2016營收為15億美金),在一開始公司的人就講得很清楚他們可能不會提供公司內部數據給我們進行分析,所以最終目標不是執行提案,而是從中找對他們有價值的概念。其他組的專案目標多是建議公司進入新的市場,相較起來就比較需要數據分析和執行建議了。

我很喜歡里加這個地方,食物好吃又便宜,有時住在一起的同學會一起煮飯吃,趁機學個兩三道菜,也因為跟誰住也是學校安排,刻意拆開同國籍/同組/朋友(聽說有多達17個面向),讓大家有機會認識平常不熟的同學。我們被安排住的舊城很有歷史感,但石磚路讓兩個同學摔碎了手機(立刻去買手機殼)。週末有些組別依然勤奮工作,但滿幸運的我們這組每個人的工作風格平衡得還行,和同學在里加人的建議下去了Sigulda國家公園走了一趟mini hiking,進電影院看了在歐洲的第一部電影,有著拉脫維亞文跟俄文字幕。

第二個月,總結起來是既混亂忙碌又不真實的一個月,但從里加回來之後,迎來的就是毫無掛慮的,一個星期的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