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瑞典公民

如同遞出申請後的其他日子,百無聊賴地登入移民局網站,預期看到千篇一律「公民申請中」的字樣,沒想到今天看到的是「你是一位瑞典公民」。

真的結束了嗎?六年半的時間,我真的從移民局畢業了。今年年初本來就把拿永居和公民列為年度目標,甚至可以說是今年最重要的目標。這可能是一個有點偷懶的目標,畢竟這實在不是一件操之在己的事。知道申請之路艱難,整年的年度計畫都保持著一定彈性,尤其旅遊計畫只排了短程短期,臨時取消也不會損失過度慘重的機票和住宿。本來看一些分享就有觀察到移民局處理案件速度漸快的跡象,可喜可賀此目標在今年第一季便達標。

鑑於分享申請公民的經驗中文資料不多,規則又一直在變,打鐵趁熱分享一下申請經驗。

申請背景:

2017.8 搬來瑞典

2017.8-2019.6 學生簽

2019.6-2019.12 找工作簽(學生簽的延伸)

2020.1-2021.12 第一張工作簽

2022.1-2023.12 第二章工作簽

2024.1 拿到永居

2024.3 拿到公民

申請公民的時程:

2024 Feb 3 – 遞交申請

2024 Feb 6 – 移民局要求繳交護照和永居卡

2024 Mar 5 – 移民局收到護照和永居卡 

2024 Mar 5 – 移民局寄回護照,永居卡沒有退回,移民局是說在等待結果期間,沒有永居卡不能出國

(我二月底出差去西班牙所以拖到三月才寄出,但信件裡有說被要求後兩週內繳交,要不然移民局有權拒絕該次申請。)

2024 Mar 19 – 移民局電話打不進去,遂在移民網站上留言說我希望聯絡案件負責人,因為即將有出國需求。隔天客服回覆我的案子還沒被指派負責人。

2024 Mar 22 – 做出通過決定。

2024 Mar 25 – 網站上更新結果。

細心一點的人會發現依規定應該要永居拿滿一年才能申請公民,但因為我和瑞典人同居滿兩年,視為sambo所以可以省去這一年。

回顧這六年半的公民之路,一個適切的用詞可能是穩紮穩打:乖乖交稅,不輕舉妄動,雖然還是每年離境的時間不短,但也不過分誇張。我在這裡買房嫁人沒有犯罪紀律,大概就是個乖寶寶移民蓋章。在讀永居相關規定的時候,發現永居並不是真的「永久」居留,如果離境太久再次入境瑞典,可能會被質疑是否有居住在瑞典的事實。若被認為和瑞典聯繫不深,是可以被剝奪居留權的。至於離境多久才會讓移民署產生疑慮,怎麼判斷和瑞典聯繫深不深,就是一個沒有人說得清楚的事了。

補充一點,其實前幾年和當時的男朋友交往一陣子後,有認真考慮要不要轉同居簽,畢竟同居簽申請永居更快,但後來還是因為申請同居簽不知道要等多久,還可能被要求離境等等,決定走一個敵不動我不動的路線,維持拿工作簽的身份。也有聽說如果拿工作簽期間都是在同一間公司工作,審查可能會更快。而我在第一張工作簽時有換過一次工作。

非歐盟身份當然有些時候令人沮喪。一開始來瑞典唸書,非歐盟身份得交學費還可以理解,但畢業後找工作也曾血淋淋二面通過後,因為我沒有身份而被拒絕;後來買房子,某兩間銀行也直說是因為我非歐盟公民,在有貸款承諾(loan promise)以及頭期15%的前提下,交屋時我被要求提房子總額的50%頭期款才能放貸,簡單來就是只貸款給我瑞典籍的同居人,我的部分需要全額現金,差點因為貸款下不來而訂金付諸流水。

現在這層憂慮總算沒了,雖然不算是太艱難的六年,但還是有重獲自由之感,不需要步履維艱。未來可以投票,可以在歐盟區自由遷徙居住,可以在機場跟高高走歐盟通道,真是令人感動。

最後感謝一下所有曾經被我煩被我問申請細節並提供經驗的前輩們(例如催移民局似乎是一個有效的做法)。申請公民不是必須,但如果也是你的目標之一的話,祝你跟我一樣或甚至比我更順利!

P.S.今天也是我和高高在一起五年的紀念日,感謝瑞典送我們這個禮物。

P.P.S. 今天得知我獲得公民權後十分鐘,敝公司宣布裁員,這又是後話了……。

P.P.P.S.如果你已經是瑞典公民,記得上Försäkringskassan 申請你的 EU kort.

P.P.P.P.S. 如果你在申請路上,推薦加入這個社團,這應該是申請永居公民主題最活躍的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948484955338967

P.P.P.P.P.S 我正在Substack進行百日書寫練習,這一篇文章是該系列第17篇。近期預計寫我對移民身份的所思所想,如果你有興趣的話歡迎去那裡找我!

回台辦婚禮 – 遠端籌備跨文化婚禮記事

這一篇是寫給已經決定回台灣辦婚禮,但不知從何下手的新人。

前言:先來給一下時間軸和背景,幫助你理解這場婚禮是在什麼條件下完成。

主要時間軸以下:

2022.06 求婚 

2022.07 決定回台辦婚禮

2022.10 下定場地

2023.01 決定婚攝

2023.02 決定婚秘

2023.05 決定婚佈

2023.10 婚禮舉行日

背景:我和我先生居住在瑞典,先生瑞典人,不諳中文,所以我基本上負責大部分的籌劃。

另外就是如何籌備婚禮的文章已經滿坑滿谷,這一篇文章是針對「遠端」籌備「跨文化」婚禮可能有的問題來撰寫,就不著墨「怎麼選場地」、「要不要找婚錄」、「伴娘要找幾個」這類的基本問題了。另外,這不是一個三個月速成的婚禮筆記,從時間軸可以看出我們時間算充裕,走一個穩紮穩打一步一步完成的路線。我們沒有請婚顧。基本上有請婚顧的話他們會幫忙抓時間軸和推薦廠商等等,原則上(非控制狂)新娘會輕鬆很多,這一篇的參考價值也可能不那麼高。

首先第一個問題:遠端籌備可行嗎?會不會很難? 既然我已經辦完了,你也大概知道答案了:完全可行。我的主觀感覺是不難,只是瑣碎,但沒有什麼時刻讓我真的會想要是人在台灣就好了。唯一真的就是場地要早點訂,訂了之後一切就可以開始運轉。

但另一方面也因為人不在台灣許多事情基本上從簡,例如沒有試吃喜餅這類環節,直接選擇老牌廠商,或是場地也以室內為主,省去室外證婚等流程。很多人對婚禮的想像依賴著「他人」的想法和期待,但本質上婚禮其實是有很多彈性的,例如台灣普遍三套造型,瑞典人聽了都不可思議,他們往往一套穿滿整場婚禮,頂多婚後派對換上方便跳舞的衣服,更難想像有些台灣新娘碌力穿到了五套造型。而我從簡就是穿兩套,一中一西。

講到禮服,可能是比較會不知道怎麼處理的環節。台灣習慣用租的,往往婚禮前幾個月就試穿完成,婚禮前可能還會再去工作室微調尺寸版型。我是有遠端和一家婚紗公司視訊看婚紗,但一來沒有特別喜歡他們的風格,二來租他們禮服的價格直接在瑞典買禮服都還綽綽有餘有餘,各種包套方案有夠複雜,更沒有勇氣回到台灣才開始試穿,便決定自己搬禮服回台灣。我有打電話跟寄信到華航問能不能帶禮服手提上機,收到的答案是可以,不需要特別申請,實際上飛行時也沒有受到刁難,我也有問機組人員能不能掛在衣櫃裡,但這就要看飛機乘載狀況和機型了。

可以提一個跨國婚禮很大的優點,就是當大家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或是不想怎麼做的時候,能重新反省其中對我們的意義(或是拿文化不同當擋箭牌)。文化差異也會使得某些時刻特別珍貴,例如新娘謝親恩時,我爸爸一開始非常堅持不讓高高跪下,因為這不在瑞典的文化裡,爸爸不希望讓高高感到不被尊重,也聽說有前例外國新郎臨時被叫跪父母,但完全不知所以就跪下而留下陰影。但我跟高高事先就好好溝通,這對他完全沒有問題,他理解其中文化意涵,也願意一跪一叩,後來便以一跪一叩成局。而最傳統的三跪三叩對我們來說都有些超過了。(另外碎嘴一下我不喜歡最後送客的喜糖籃,那往往是破壞畫面的元兇,而且多數的賓客還真的是沒那麼想吃糖果,所以我最後一個把喜糖籃放旁邊讓客人自己拿。)

大家可能比較擔心遠端溝通的問題,我只能讚嘆科技進步和台灣服務業的精神,基本上都很順暢沒有太多問題。多數時候我可能睡前追進度問問題,起床時就會收到訊息回覆。電話聯絡上廠商大多都很能配合我的時間通話。但在一開始找廠商的時候,如果察覺到廠商回覆沒那麼有效率,我的確會默默放觀察名單,畢竟都只能靠通訊聯絡如果都找不到人大概會釀成災難。

婚禮上要用哪個語言也是讓我想了一波。主持人是我的伴娘之一,主持稿是我們一起寫的,鑑於多數賓客是台灣人,還是以中文為主,英文為輔,英文的用處是讓外國賓客知道現在正在發生什麼事,不過四個致詞莫名地全部都是英文,所以最後決定印出致詞的翻譯給大家參考,一桌兩本,比較可惜的就是新娘我本人因此會事先知道致詞內容。

一個整體心得是,跨文化婚禮有更多空間,但自己籌劃要創造自己嚮往的風格(aka 有所要求)其實是一件極度費心的事。有預算能讓廠商千依百順當然另當別論,但多數廠商其實都已經有一套自己的流程,如果要另外調整往往用驚人的加成讓你退步,舉例來說我想在場地掛燈籠,一開始的場佈報價掛一顆燈籠要一萬台幣,我真的是不能更震驚,掛十顆燈籠就要十萬。另外像是場地有附輕音樂播放清單,但我們最後是自己一首一首挑中英瑞典歌,才有自己想要的氛圍和味道,雖然當天我本人沒什麼注意到音樂,但有耳尖的朋友聽出來我們的用心,也就不枉費週末一首一首過歌的時光。

最後一個問題,要多提前多早回台灣?我們是婚禮前十天回台灣的。十天不能說綽綽有餘,一些前輩都說至少要來到一個月回來準備。但鑒於那段時間是我們兩個人的工作旺季,我們還是賭了一波。那十天新娘本人當然是過得十分充實,看場地、跟新秘見面溝通、買飾品、撐轎腳、跟無數的人過流程、印誓詞翻譯等等,新郎就還算充裕,水土不服了一天,也還穩穩當當度過了。

舉辦婚禮是件無比魔幻的事,籌備時想的是賓主盡歡的一場喜筵,到了當天才深深明白這些年被愛的是自己。何其榮幸能夠擁有一場集結眾人之力的婚禮,難以言喻我對每一位應允幫忙,以及遠道而來的親友的由衷感謝。

我相信越來越多新人辦婚禮會做好分工,但就我的觀察普遍來說婚禮依然是新娘主導居多,我極度建議兩人可以固定時間更新進度和討論想法,能讓新郎負責的事絕對不要客氣(例如高高就負責獲得各種好評的影片和婚禮網站)。在此致敬所有有勇氣在疫情期間辦婚禮,反覆被新冠疫情折磨的新人。祝大家籌劃順利,若有其他問題,歡迎留言我盡力回答囉。

(我最近在Substack進行百日書寫計畫,這是計劃的第二篇文章,我原則上不會把所有文章都放到wordpress,如果你有興趣歡迎透過這個連結訂閱。)

永久居留

2024 的年度目標之ㄧ是獲得永居及公民,年度目標文章還沒發出去就達成了拿到永居目標,寫了短文以茲紀念。

一月一號居留過期,原已做好等新卡下來前天荒地老地困在瑞典,沒想到一月三日就收到了decision letter,打電話確認永居通過,當時已經激動一波。一波三折後到移民局二月二號領到了實體卡,終於有這ㄧ切真的發生了的那種真確感。

永久居留身份其實不是真的永久,但至少更不容易被趕走了。

拿到永居後的生活毫無波瀾,但神奇的是在瑞典的生活本質上已然非比尋常,或說終於歸於尋常。不需要去考慮失去工作,在系統裡不再是所謂的工作移民,也終於離申請護照只有ㄧ步之遙(到時才會真正從移民局畢業,入海關可以走總是人比較少的歐盟通道)。 那是七年前抵達瑞典的自己,在心裡模糊有著卻難以衡量可行性的目標。

並不是非要移民不可,也總覺得被稱僑民有種彆扭,但長期在他國生活,沒有身份確實深刻地感受人生而不平等。人說獲得身份之路各有酸甜苦辣,有些人選對了路走來比他人輕鬆,有些人戰戰兢兢卻還是因為壞運氣或一夜令改仍拿不了身份。被系統困著,碰壁那是時不時出現的鬼魅。

交出上一張的短期居留證,換得了永居卡,走出移民局時陰暗的冬日從雲層散出暖光。儘管不太餓,決定在順路的咖啡廳裡吃午餐,點了喜歡的酪梨三明治和蘋果派,當作是跟自己的小小慶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