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掐指一算我也是該畢業了。
很多人會問出國留不留學到底值不值得,這個問題也是可以寫上一整個系列文,自十月在斯德哥爾摩找到一份各方面都符合我期待的工作,我也許可以說,這是我人生中最好的決定之一。出國前,我們並不會知道出國的收穫是什麼。生活費高昂的瑞典一度讓我非常沮喪,但兩年過去,開始上班的我清楚意識到,如果沒有這兩年的磨練,我是無法達到現在的狀態的,無論是社交、工作還是觀看這個世界的方式,跟兩年前比起來,或許沒有根本性的轉變,但的確帶給我非常多以前我無法想像的機會和視野。
雖然我對於來瑞典唸商學院有非常高的評價,但我並不會推薦所有人來SSE就讀。
如果你跟我一樣對職涯發展放了加權數,我會建議你仍要有一個畢業後的方向,而且最好已經有相關經驗。我在就讀碩士前很迷惘人生道路,但並沒有因為念了碩士更確定,以為自己兩年內會有時間摸索,但事實上你會被課業跟各種畢業門檻推著走,一轉眼就畢業了。
再來就是我找工作過程中,當地學歷並不是無敵,瑞典人說話並不直接,喜歡維持表面的和平,這在他們打成績的方式中表露無遺。如果你想要學習扎實知識,SSE絕對不會讓你失望,我們的教授跟同學實力強得像怪獸不在少數,邏輯清晰表達俐落的人比比皆是。但他們的鼓勵文化,讓你就算不用太強,也可以得到還不錯的成績。所以職場上我自己主觀推斷他們重視經驗人格特質遠勝於學歷。
我也會建議你不要只看學校,更要看畢業後想要住哪一個國家,或是嚮往哪個文化。讀碩士這兩年是一個累積的過程,兩年過去你會對這個城市愈加熟捻。我其實是很喜歡巴黎的,也可以想像自己在新加坡生活,他們都比斯德哥爾摩好玩太多。但我從交換回來那一天,有同班同學在這裡幫我接風,經過了顛沛流離的搬家人生,斯德哥爾摩也就這樣漸漸成為了第二個家,找到工作也不用再申請各種身分證明。尤其現在的生活,幾乎週週會和同班同學們見面,是我在這邊生活非常重要的支柱。
至於找工作,當然是一段崎嶇路,但我並沒有經歷太過黑暗的時期。我的歷程應該算是滿中規中矩的,也大致符合我來瑞典前的規劃。簡單來說就是來這邊拿當地學歷,唸書期間一邊實習,然後畢業拿找工作簽認真找工作,最後找到的故事這樣。我會認為這還算滿順遂的,但並不是因為時間點或是付出的努力多寡來斷定,而只是單純在找工作的過程中,我的心理狀態一直都還滿健康的,這除了感謝眾多前人分享寶貴經驗,讓我很早就有心理準備跟最壞打算,也真心感謝一路聽我碎念的伴侶跟朋友。
數據來說,我的資料夾裡從去年12月開始丟,有儲存的cover letter 大概是50封,保守估計我投出的申請沒有超過100個職缺(包含找實習)。最後拿到至少電話面試正職的大概是七八間公司。
以下分享找工作心得:
我覺得我有做對的事:
- 把找工作放在心上 – 找工作這件事大概從我一來這邊念書就放在心上,一來因為我的學位有要求實習才可以畢業,二來也是感受到到了一個新的國家真的是一切打掉重來,需要時間累積經驗人脈,最後在兩年做了三份海外實習我覺得不管是對進到面試或是面試技巧都有很明顯的幫助。
- 心態要正 – 很多人都會問找工作很難嗎?對我來說這不是一個問題,因為再難我都還是要找啊,如果想著找工作很難只是徒增我自己的心理壓力,對現實沒有太大的幫助。另外就是不要過度質疑自己的能力,能不能找到工作真的有各種因素影響,沒有被錄取想是雇主沒有眼光/氣場不對比較不會影響自己的心情。講是很容易,我一般來說不太會被拒絕信影響,但印象很深有天連續收到了四封拒絕信,還是質疑了一下人生。
- 不要只找工作 – 我覺得這個滿重要的,七月正式開始找工作後,我同時也花很多時間煮飯寫文章旅遊運動喝咖啡上一點線上課程當志工,過著過著真覺得要不是錢要燒完了這樣的生活其實也滿好的。
- 請認識的人幫忙推薦 – 我大概有一半的面試機會都是靠認識的人介紹,有些還是跟我一起畢業的同學七八月入職之後沒多久內推給我。這可能就要靠平常做人不要太差。我最後錄取的公司沒有內推系統,但是我在學期中有跟公司合作專案,專案結果還不錯,所以後來看到適合的職缺也是自己寫信給公司的專案負責人請他幫忙推薦。猜測也是因為這樣錄取後沒有再做reference call.
- 隨時做好面試的準備 – 我有好幾個面試都是當天通知當天面試,因為我是全職在找工作其實很多問題都準備過了,所以一旦HR通知我幾乎是可以立刻就出門那種。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瑞典效率欠佳,能夠今天面試我是絕對不會拖到明天的,沒有在跟公司玩欲迎還拒這一招。
- 面試Excel – 我有一個excel表會放進面試常用問題,然後依公司增減,每次要面試就依照那個表準備一輪,覺得滿實用的推薦給大家。
- 找戰友 – 找工作的時候真的很需要心理支持,我是我們班很慢找到的人,但大家如同天使般願意各種伸出援手我真的也是很感動。有些人會覺得求助不好意思,但真的不開口大家也不知道哪裡可以幫你,尤其互相改履歷應徵信真的是重要到不能再重要。
- 面試後的感覺都是假象 – 就像理科太太的老公也只是名單上的前三名,HR會說說,hiring manager 也很會說說,面試完丟下一份履歷比較實際。
我沒有做對的事:
- 沒有花更多時間練習/研究線上測驗 – 有一個很好的機會而我被刷掉的原因竟然是人格測驗沒有過,通常邏輯算數那些我都還可以,但被人格測驗刷掉真的是匪夷所思。這個公司也很特別,它的線上測驗預測要做三小時,而我足足做了三個半,做完之後公司還有顧問跟你討論半小時你的結果,是滿有趣的但被刷掉真的也是莫名其妙。
一些感想:
- 經驗為王 – 很多人說人脈很重要,我同意,但沒有經驗也真的不行,我甚至會說經驗勝過人脈,學歷好像是個有就好的東西。我的經驗裡人脈是個讓我有面試機會的東西,但不是錄取我的關鍵。
- 人脈可以在面試中累積 – 會講這個是因為不管是我或是我同學,很常見的現象是公司喜歡你但錄取其他人,於是把你推薦給其他位子,這個真的很平常,我最誇張的例子是六月初面試的一間公司,上禮拜還在問我找到工作沒,要介紹第四個位子給我。這好像就是傳說中的重視人格特質(?)
- 處理簽證上,大公司樂勝小公司 – 我後來清一色都是丟大公司了。自己的經驗是,在夠大的公司他們真的沒有在關心你有沒有身份,因為它們公司通常都已經有很多外國人,辦簽證只是手續問題而且有專人處理(我的簽證10/23送出 10/30就有decision了),也可能是因為在商的領域,大公司不需要瑞典文的機率也略高。
祝彼此都在想望的路上,一同前行。